云南师范大学(联大校区)家教老师——和教员

教 员 基 本 信 息
教员编号:
2003366
教员姓名:和 教员
性别:
联系电话: 13576072559 老师
出生年月:
1986-1 (38岁)
联系手机: 13576072559 老师
目前身份:
硕士毕业
登录次数:2 次,会员积分:2
所学专业:
英语 最后登录:2020/1/2 10:30:16
就读/毕业/就职高校:
云南师范大学(联大校区)
所在城区:官渡区 (寒暑假都在昆明)
目前生活住所:
可教授科目:
 小学语文, 初一初二语文, 初一初二物理, 初一初二化学, 初三数学, 高一高二语文, 高一高二英语, 高一高二化学, 高三语文, 高三数学, 新概念英语
自我描述、特长展示
 摘要培养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1轮教育改革的主题,小学教育是正式教育的第1阶段,因此促进核心素养在我国小学教育的落地生根成为头等大事。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主要依靠课程,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这1角度入手,通过课程统整,确立核心素养导向;利用“互联网+”教育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创新核心素养落实载体;改革现有教学方法,实现深度教学和实践探索相结合,拓展核心素养落实途径;通过给出课堂雏形,并辅以相关案例,为1线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教育课程统整互联网+教育 1、通过课程统整,确立核心素养导向 课程统整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概念、事物、现象等学习内容或者经验组织结合成1个有意义的整体课程[1]。它不仅是1种新的概念,也是1种基于课程融合、又高于课程融合的组织形式。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然获得了永久性的概念,但是缺乏抽象性思维,概括能力比较低,因此可以利用课程统整,精简课程结构,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1.课程统整的必要性 客观上,当今世界知识总量正呈指数型增长,知识的无限性和生命的有限性这1矛盾让我们不得不对知识进行统整;主观上,当前以学科基础和知识结构为分类的抽象宏大的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从核心素养本质来说,核心素养并非单学科素养进行简单相加积累,而是通过跨学科素养相融合来发展学生能力。 2.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范例 核心素养提出后,各国都试图通过统整课程来促进这1目的的达成。其中,STEAM教育是美国基于其核心素养研究(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发起的1种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多学科融合的课程模式。新西兰课程也试图在各科之间架起桥梁,帮助学生将0碎的知识统整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目前这两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在2017年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STEAM教育和我国教育发展的联系,近年来,也对课程统整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例如,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1实验小学基于“单元整合,5课渐进”的5课渐进法,通过5个循序渐进的课型(预习过关课、字词读写课、课文品读课、拓展阅读课、主题习作课)整合1个单元的教材内容来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后,学生成绩非但没有下降,综合能力反而得到提升,素养也得以培养,得到了教育界和家长的1致认可。 3.立足我国核心素养对课程统整的建议 第1,相近相邻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通过统整形成1个大的知识系统。在进行课程统整的时候,1方面要抓住学科主要特点,另1方面也要顾及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2年级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尊老爱幼”时就可以和语文课上的“孔融让梨”进行课程统整。首先这两门学科都属于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统整起来比较容易;其次,“尊老爱幼”对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具有抽象性,通过和“孔融让梨”统整后,可以借助“梨的大小”这1具体角度去理解“人文情怀”,进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目标。第2,有限性原则。首先,统整课程数目的有限性。并不是将越多的课程统整成1个系统就越好,超过3科课程统整就会给学校教育秩序和任课教师带来压力,并且更多的课程挤压混合在1起,反而不利于抓住其学习“核心”。核心都已经丢失,何谈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统整课程上课次数的有限性。有限的合理的统整课程上课次数可以巩固学生的系统知识,提高其信息编码能力,便于内化知识;但是单1的无限制的统整课程使大量知识涌入学生头脑,会使其对所学学科重点产生疑问,臃肿多余的知识最终会降低学生的上课热情,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乐学善学”这1素养也会成为水中倒影。第3,切勿矫枉过正。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而现存的分科教学造成知识散碎,不利于学生总体发展,但是存在于世界课程史上千百年的分科课程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依然是各国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统整课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但是也并不是十全十美,我们在真正的教学中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切勿买椟还珠,矫枉过正。 2、利用“互联网+”教育,创新核心素养落实载体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风起云涌,为教育教学带来诸多便捷。小学生好奇心重,对计算机新奇的人机交互极有兴趣,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 1.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互联网+”教育创新原有教育模式,使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成为现实。互联网的便捷性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从小学生自身出发,通过“1对1教学”“在家上名课”,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弥补自身短板,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另外,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了解“信息意识”和学习“技术应用”这两项素养的过程。 2.个性化设计,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核心素养不只是重视知识的储量和内容,更强调知识习得过程,因此提出“学会学习”这1素养。根据斯金纳操作条件学习理论,当1个学习任务完成后,及时的检测和反馈不仅有利于对当前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下1步的学习。然而现实教学中很难做到这1点,要么是课堂上来不及检测,要么是“大1统”的反馈缺少针对性[2]。通过“互联网+”教育收集的基于大数据情景化的个体数据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反馈,使学习的进程和安排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促进了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提升。 3.基于核心素养对“互联网+”教育的建议 第1,立足学生身心智力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以往教学以单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不同,“互联网+”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在贯彻核心素养的落实上更具优势。比如在上课之前,通过讲解多媒体教学工具,鼓励学生从“技术应用”这1层面去体会“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1方面可以通过多方面立体的图文内容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到“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另1方面学生可以站在1个审视者的角度,对这堂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内容进行点评,进而培养其“审美情趣”。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这1课时,教师可以1边借助互联网展示中国在全球的地理位置,1边讲解我国悠久深远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国家认同”感;继而展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城市的分布与位置,让学生形成认知基础和“人文情怀”,然后让学生课下借助计算机绘制“家”“学校”及周边的重要建筑物,这样既巩固了课上所学的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技术应用”能力;最后让学生点评这节课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其“审美情趣”的发展。第2,支撑系统的完整性。在“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课程模式中落实核心素养,必须配有完整的支撑系统。基于小学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其支撑系统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说明。硬件上,需要有配套的计算机等教学辅助设施来保证“互联网+”教育的可行性,在硬件设施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软件上,老师的能力影响授课效果。胜任这种教学模式的老师首先必须具有精深的互联网知识,学会将互联网知识和现实课程结合;其次还需要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独到的理解,上课过程中将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3、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核心素养落实途径 基于核心素养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发和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基于课堂内部的“深度教学”可以使知识更加立体丰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类、“自主发展”类核心素养;在课下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使抽象知识变得“可感知”“有温度”,提高学生“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 1.课上深度教学,立体呈现“文化基础” 与以往教学主要凭借螺旋式课程的累积来实现教学目标不同,深度教学不是1味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也不是将教学重点仅仅停留在符号表面,而是通过深入丰富教学层次设计,实现立体价值。通过“有限教导”“多元教导”“情感教学”“全景立场”让小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更加自主愉快地学习,获得积极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形成自我认知。 2.课下实践互补,多面丰富“社会参与” 传统的课堂不能满足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现代教育,更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式应该是课堂上听课与课下动手实践相结合。从学生角度来说,小学生动手探索能力比较强,领悟抽象理论知识有困难。在实践中不但能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理论,而且也能发现和探索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内涵,从而在实践创新中领会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角度来说,其第3个大方面“社会参与”中包括社会责任在内的6方面的能力,显而易见,这6个方面主要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是实现不了的,因此必须通过实践促进学生落实该素养。 3.深度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核心素养课堂雏形 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传统的教学流程是:讲解生字词———讲述找妈妈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告诉学生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学会保护它们,热爱大自然。虽然整个过程符合逻辑,但是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改下,怎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其中呢?基于深度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文认为可以按照以下维度去设计该课,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首先,在课上进行深度教学。(1)有限指导。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读课本,然后借助视频让学生自主发现蝌蚪是怎么变化的,由此培养学生“乐学善学”。(2)多元教导。虽然《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是呈现在语文课上,但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好
所获证书
 
可授课区域描述:
 呈贡区
可授课时间:
 时间面议
家教简历:
学员评价:
教学成果:
 
薪水要求:
 
 
家教区域:盘龙区 五华区 西山区 官渡区 呈贡区 东川区 其它县区
家教科目:数学 语文 物理 化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钢琴 美术 书法 网球 日语 托福 雅思 计算机 韩语 奥数 吉他 围棋 英语口语 法语 德语 成人 外教 幼儿
 
电话:13576072559 老师 QQ: 1915624620 地址:云南大学五华区翠湖北路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ICP备0901088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