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不要嫁给孩子


来源:昆明满分家教网 日期:2019-8-17

别把贫穷“转嫁”给孩子


 


    日前,国际在线刊发了一组题为《浙江海宁窑工上班,孩子无奈被绑窗下》的图片新闻(图片附后),“2010年4月20日,浙江海宁丁桥某砖瓦厂内,不少窑工子女被父母用绳子绑在了车间的门窗上。父母的如此举动是因为没有时间照看孩子,生怕孩子乱跑出事故。据了解,这些孩子每天被绑在门窗上近10个小时”,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读图时代,能看到这样关注教育的图片着实令人欣慰。刚开始是心疼,心疼这些孩子,接下来是震惊,正好想到四川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耗资60万元为学生过生日的事情,简直有些悲愤了。一面是有钱的打着“买学生国际素质,增强学生创新、表达沟通、写作等实战操作能力”的幌子行攀比浪费之实,一面是没钱的打着“怕不安全”的旗号把一个个如花似玉、活蹦乱跳的儿童的童真扼杀在摇篮里——“贫穷”不可否认,但我们绝不能把贫穷转嫁给孩子。我们虽然不能给孩子更多的金钱,但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话喊了这么多年,然而现实情况是什么呢?近期,网上流传一个拾荒孩子的图片,现在又看到这些被绑起来的孩子,我们在心酸的同时不禁会问,农民工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吗?目前一些数据显示,我国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将近2亿,他们背后是多达1400万的随迁子女。每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在上海这样的务工农民聚集大城市,每3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中应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1126万人。但由于涉及户口问题,使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有体面、有尊严”地生活。农民工只有具备多个部门分别颁发的证明,如务工证、居住证、计划生育证、子女学籍证等等,其子女才能够享受“流入地政府为主”的政策,即“与当地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待遇”,这些门槛成为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一种阻挡。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说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埋下不稳定因素的正是今天的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教育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一些地方已经陆续出台一些农民工子女就读优惠政策,但学前教育却不在享有“同城待遇”之列,好在刚刚征求完意见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对每一位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来说,这项政策传递的无疑是一个更加暖心的信号。农民工子女期盼的仅仅只是一张安稳的书桌,我们不能在互相指责中耽误孩子的教育、不能让这些孩子再这样重复父辈的生活,这才是教育真正的公平和均衡。


    从图片上看,这些孩子正是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长们似乎都“很忙”,虽然学龄前的幼儿教育是“盲区”,但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同时,我国义务教育法也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这些家长说是怕孩子不安全才这样,以“爱”的名义把孩子“绑”了起来,殊不知孩子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已不仅仅只属于父母,他们是社会的人。还有的家长说,给孩子一些困难、一些挫折,让孩子受点“苦和累”,让孩子在经历磨练中得到更好的成长,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剥夺孩子受教育权的借口。


    点灯的心和所有人一样,都不愿再看到这样的场景,因为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开始时容易出现“末日来临”之类的恐惧、沮丧和绝望,给孩子心灵蒙上自卑的阴影,时间长了,随着孩子心理受摧残的程度的加大,使他丧失了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了人格的健康发展,很容易造成孩子抑郁、孤僻、易怒、暴躁,长大了就比较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有句话说得好“岁月可以磨灭记忆,但抹不掉心灵的创伤”,希望我们每一个家长都能记住这句话,用对孩子加倍的关心和爱去抚平孩子心灵上的创伤,不要让孩子像我们一样重复缺失的童年。


 








































































     【点灯心语】快乐生活三则运算:用加法的方式去爱人,用减法的方式去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












感谢新浪草根名博、三联学舍推荐阅读















昆明请家教热线电话:15559686926







昆明家教:http://www.Kunmingj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