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研自然界一年级英语家教


来源:昆明家教 昆明家教网 日期:2019-10-23


昆明请家教热线:15559686926(微信同号)







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生态式教育



    融合式课程是我们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主持的实验研究课题──生态式教育研究的成果。我们在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将哲学、文化学、美学、生态学等理论运用到儿童教育中,模仿自然的生态系统,将原有的单科教学重新组合,使之建立一种互生、互补、交叉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并以审美教育为突破口,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儿童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生态式教育。这是对传统封闭式、分科式教育的挑战。它对当前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进行幼儿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审美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审美教育为中心指导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一个具有审美文化素养的人,总是充满好奇心,能灵活地对待一切新问题和新经验,善于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这是因为艺术和审美代表着人类的不断探索精神,它最终要展现的是人类全新的精神境界。艺术和审美智慧是一种有情感介入的、整体性的思维模式。长期接触艺术的人,会通过异质同构的作用,使自己的心理贴近“智慧”本身的结构;会通过艺术欣赏和创作,使自己的精神和心理回到自然的生态中,这是人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



    现代美育提倡融合式教学,主张在各种知识之间、知识与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生态系统,使之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主张在教学中把知识、道德、审美融合起来,在相互碰撞、对话和交融中,生成智慧,从而培养出头脑灵活、充满自信、具有创造性的智慧型人才。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应当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既有丰富敏锐的感受和直觉能力,又有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的、个性完美的人。



   为了将幼儿园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六门独立的课程构成相互交叉融合的整体性课程,我们参考了康德对认识、伦理、审美等三个不同领域的区分及哈贝玛斯对三个领域的解释。他们认为,认识与外部世界的客观物体有关,伦理是社会领域中的各种规范,而审美则与内在的自我世界相联系,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理论。据此,我们将六门课程归并为三大领域:社会、科学、艺术,同时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统整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分科体系,实现各科之间的融合。



    融合式课程在目标上有三大特征。



1.在社会领域中,突出“爱心”。在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环境的过程中,注重爱祖国、爱集体、爱同伴、爱老师、认识自我的教育,使儿童学会关心,学会帮助,学会有礼貌,学会同情。



2.在科学领域中,突出“生命”的搏动。让儿童了解自然的新鲜、美丽、变幻无穷、繁衍生息,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以大自然为家,学习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3.在艺术领域中.突出“美”的体验。不纯粹进行艺术技法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欣赏和创作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来达到提高儿童的审美感觉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我们提出以主题为核心,在一个单元时间内(一周或几周),围绕主题设计各科教学,这样既保持了各科的特点,又使各科之间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交叉融合,共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审美内涵贯彻始终。审美教育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智性的、灵性的、悟性的,也就是智慧的启迪;二是情性的、德性的,也就是情感的陶冶。我们着重抓以下三个方面。



1.发现与探索。融合式课程的主题,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大纲和儿童已有知识水平来设计。教师根据主题创设环境,提出一些令儿童激动的问题,使儿童产生探索的愿望,主动地发现、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融合式课程的主题也可以直接由儿童提出,教师给予支持并逐步加以完善。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让儿童积极地投入,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2.通过游戏来沟通。在游戏中,各种学科知识之间没有具体界限,师生之间也可以不存在界限。融合式课程的主题可以从社会领域、科学领域切入,也可以从艺术领域切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根据儿童产生的新问题,不断调整策略,用艺术的方式组织儿童活动,使儿童沉浸在兴奋、欢乐之中,感到自己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主动地做游戏。



3.亲身感受和体验。亲身体验能使儿童形成一种敏锐的选择能力。儿童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说”和“做”的最佳结合点,这种“做”是带有审美色彩的做。通过审美活动,可以刺激儿童的头脑,使他们创造性地活动,获得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思想。



    在教学原则方面,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



1.对事物塑作性把握的原则。也就是不切断事物的有机性联系,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求得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洞悉事物的本质。这是一种有情感介入并与知觉形象融为一体的整体思维模式,十分适合儿童。席勒说过,这种智慧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游戏冲动,代表着一种超越的理性,与一般的科学认识不同。



2.创造和创新原则。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融合式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将各方面的知识渗透到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去,使之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融为一体。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创造,并在与自然、社会共生与互生的对话中生成新事物,产生新经验。艺术和审美代表着活力和生命,自然也是有生命的,两者的相互交叉、渗透,不仅丰富了儿童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也增强了儿童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科学创造的潜能。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智慧的头脑,加上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会创造美的手,可以造就具有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综合型智慧的人才。艺术和审美丰富着人的精神,它作为教育人的自我教育的方式,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人变得更加完善,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我们特别注意对话法的运用。由于人的潜力既不是先天预成,也不是后天自发地产生,而是存在于先天和后天的边缘领域。它不是现成的、早已存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在不断相互作用中生发出来的东西。这种处于边缘领域的潜力是不固定的,是在对话和碰撞中不断地生发自身的结果。



    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快乐、和谐、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新思路和新思想的交谈。它的主要特征是:①师生双方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对方意见。②师生处于平等的双向交流地位,彼此充满爱心、信任,倾心地交谈。③教育者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让自己和被教育者都处于一种无知状态,通过敞开心扉的交谈暴露自己的想法,有一种去经历一场有趣的冒险的感觉。④对话中,要打开封闭式思路,使儿童感到新鲜、惊奇、激动、振奋,产生努力探索的愿望,并发现新事物,产生新思想。⑤对话不是为了掌握一套死板的知识,而是想知道:事物是什么样子的?何以成为这个样子?对话是发现真理的重要途径。



    在融合式课程中,各科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师生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对话双方的视野在融合中超越了双方原来的境界。对话是一种撞击,它使沉睡中的潜力在碰撞中引发出来,从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











昆明家教:http://www.Kunmingjj.cn











石家庄家教:http://www.Sjz-jj.cn